一字之差,多少人能答对?
最近,一句古文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三天三夜的争论。大家不妨来做下这道题:
在我们都学过的中学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一句话是“故天将降大任于 ___ ___ 也”。
(资料图)
请问空白处的正确答案是“斯人”还是“是人”?
在知乎用户@采臣老书生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中,他自己一直认为小时候学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一个月前,搜狐新闻也曾发起过类似的话题,不论是上千的点赞数还是输入法自带的结果,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答案是“斯人”。
但正确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不论是在近年来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还是在最早可追溯的古籍出处(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里,写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过,这代表是我们记错了吗?并不一定——
事实上,“斯”与“是”孰对孰错,本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曾在采访中提到,“斯”和“是”在文中的意思相同,并不影响大家对原文的理解。或许是因为如此,两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被混淆:
在2006年,央广网记者便在《“斯人也”,“是人也”?》一文中指出,不少报刊文章在引用这句话时都出现过错误;而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教辅资料,也的确存在错写为“斯人”的情况,还有读者发现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斯人”的个例。
除了在学生眼中“和教科书一样专业”的报刊教辅,不少热门影视剧也出现过这种现象:在《少年包青天》《甄嬛传》《天外飞仙》中,以及个别知识问答类节目中,都曾出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表述。
所以严格来说,人们的记忆并没有出错——你并没有凭空产生虚构的记忆,只是比起课本上的内容,那个错误的版本让你印象更深刻而已。
想起了《快乐崇拜》中的歌词:“翻开课本,答案就算仔细找,背也会背不好。”
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2010年,美国作家菲奥娜(Fiona Broome)首先提出了“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它指的是一大群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不约而同地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抱有相同的“错误记忆”,甚至还能绘声绘色地回忆起具体细节。
除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曼德拉效应”在国内还有很多相似的例子:
杜甫的《绝句》开头第一句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而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第一句歌词不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而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许多人记得1986年版《西游记》中有过车迟国“羊力大仙下油锅”的片段,但摄影师王崇秋在后来专门辟谣,称自己没有拍摄过这一片段(动画版倒是出现过这一幕)。
除此之外,国外的一些“曼德拉效应”,也能引发我们的共鸣:米老鼠穿的不是背带裤,而是短裤;皮卡丘的尾巴也一直是黄色的,没有任何黑色尖尖。
不过,为什么大家都会记错这些事情呢?
其中一种原因,恰恰是大家将生活中已知的常识,套用在了其他事物上——
比如,鸟类的常用修饰量词是“只”,所以人们在口头表达上,更容易将“两只黄鹂”脱口而出;再比如,在歌曲《爱我中华》中,词作者是用“星座、花”来作比喻,但人们在生活中听惯了“12个星座”,一时转换不过来,也是常有的事。
除了更符合人们的日常用语习惯,“错误的版本”得以深入人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假新闻的传播:
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2018年刊登的一项研究中,曾经分析过从2006年到2017年期间,社交媒体Twitter上的真假新闻传播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大约有300万人参与转发过假新闻,并对此深信不疑,其中70%的虚假新闻扩散得比真实新闻更广——
换句话说,在互联网上冲浪,你第一眼看到的很可能就是“错误版本”。
同理,我们很有可能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先在电视上记住了“错误版本”。
近期热门的美剧《真相捕捉》,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设想,甚至走向了更科幻的一步——
在未来,科技公司可以通过PS视频中的内容,来篡改城市街道上的监控数据。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记忆没出错,可“打脸的证据”就摆在眼前,你会相信哪一个?
这也迎来了一个问题——当遇到一件举棋不定的事情,想知道自己的记忆有无出现偏差,我们往往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求证,寻求答案。但你怎么确定互联网上的答案就是正确呢?
所以如果看到这里,你对“斯人”or“是人”依旧不确定的话,赶紧回家翻翻自己的语文课本吧!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