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于怡朗 广州报道
(相关资料图)
11月28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告显示,受新冠肺炎和疫情防控的影响,原计划于12月3日、4日举行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
12月16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定于2023年1月7日、8日举行。这意味着,国考笔试只剩下最后10天的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国考的应届毕业生,目前他们也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国考延期一方面增加了额外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今年大四,就读于南阳师范学院的陈嘉欣(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陈嘉欣表示,在家人的建议下2023年国考她报考了山东老家的一个税务局,为了提高上岸的概率,她从半年前便开始筹划考公,如今已跟随辅导班学习了将近2个月。
中公教育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此次国考延期,考生首先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国考延期其实也延长了备考时间,这段时间反而不能松懈,应科学规划冲刺备考计划,合理规划每天的复习时间,保持自己充足的睡眠、头脑清醒。此外,这段时间应将查漏补缺作为自己的备考重点之一。
国考火热背后
12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从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来看,整体仍然偏高。2021年11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3%。
“据我所知,近两年的本科和硕士就业率确实不算太理想,主要是疫情原因,对某些专业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旅游管理专业、汉语言国际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辅导员谭自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过研究生整体就业情况尚可,2022届研究生目前只有4位同学未就业。
一些名牌高校,很多本科毕业生则选择继续升学。比如,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6.9%。毕业生最主要毕业去向是升学,共有2546人赴国内外高校深造,占79.6%。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考成为大热门。
10月24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发布公告显示,2023年共计招生3.71万人。统计数据显示,有67.4%的职位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随后,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比1。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应届毕业生对国考的态度存在差异。
“我是抱着一种陪考的心态报名了国考,现在突然延期了,我打算看一下题。”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的闫以沫(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第二次参加校招便在某国企的一个三级单位找到了工作,税后工资在8000元左右,管吃管住并且解决北京户口。但这份工作与他所学专业并不匹配,前两年要下工地,新员工的离职率大概在50%以上。因此,在明年7月份正式入职之前,闫以沫打算参加一下国考以及各省的省考。
重庆交通大学的应届硕士生熊胜男(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暑假开始她便着手准备考公,同时也在不停地投简历。求职的方向基本上还是以国企和事业单位为主,此外也会考虑一些比较大型的私企或上市公司。
“国考延期对我的冲击不大,让我有了更充足的备考时间。”熊胜男在本科毕业后曾参加过一次国考,如今在朋友和家人的建议下,她以硕士应届生的身份再次报名了国考,报考的岗位仅限研究生学历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竞争相对少了很多。
与一些研究生边找工作边备考的状态不同,很多本科生选择全职备考。
在南阳师范学院读书的孙菲菲(化名)报考了重庆的税务岗,岗位仅招一个人并且仅限应届生,报录比达到了41:1。
“因为疫情,很多互联网大公司都很少招聘了。”孙菲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在大三的时候就考取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如果考公结果不理想,她会选择去当一名老师。
和孙菲菲类似,陈嘉欣对家乡体制内的工作同样情有独钟。为了能提高上岸的概率,陈嘉欣还专门报了考公辅导的网课,国考延期一方面让她感受到了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她提供了更充分的备考时间。和家人商量后,大四的陈嘉欣报考了山东老家的税务局。
重庆交通大学分管就业的副处长袁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针对国考延期,各个学院此前也专门向学生,把相应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学生基本上也表示赞同和理解。
如何更好的就业?
11月1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会议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就业,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同时,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更多毕业生报考重点领域和一线岗位,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各地也在积极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
比如12月中旬,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努力做到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在合理预期下都能就业,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支持和服务,力保2023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平稳。具体来看,共有二十项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基层就业、完善指导体系、深挖就业岗位资源等。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高校方面也在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就业。
比如,多个学校和学院在各个层面不断加强访企拓岗等专项活动,通过身边的校友资源为毕业生的充分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
此外,针对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等问题,很多学校一直在不间断的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大环境的前提下,对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如何摆正就业心态确实很重要。
袁理指出,当前学生在就业时主要存在两种心态,一方面是更加重视岗位和自我专业的匹配度,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求稳的心态也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本科生考研的比例在不断提高,银行、公务员和事业编等工作更受学生们的追捧。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掌握和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环境,同时要对自己有充分的分析和定位,从自身的知识架构、能力架构、职业能力等多方面规划就业职业路径。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的把握学校搭建的就业平台,找到自己满意的、适合的岗位。”袁理表示。
一位北京某教育咨询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们今年也招聘大学生,大专可以开4000-5000元底薪,本科可以开5000-6000元底薪,硕士可开6000-7000元底薪,此外会根据个人素养情况在试用期后酌定增加不超过1000元。
“不过在收到简历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高校毕业生简历很贫乏。很多简历除了基本介绍外,对在校期间学科学习情况描述不到位。此外,实践及实习经历普遍没有写或一笔带过。”上述负责人建议,如果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能将专业科目学习情况、实习情况、技能等描述细致一些,将更有利于招聘企业考察人才的潜力。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