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览:
1我国目前整体的英语学习情况是:没有学错,但没有学够。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我更建议是先搭建知识搭框架后再进行听说读写的认知和刻意训练。2英语学与不学,其实跟其他学科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基于孩子天赋或特长以及未来的社会分工定位而进行的一个选择。如果孩子未来社会定位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对于新知识的钻研,或推动某个学科继续往前发展,那么英文就是一个必须要学的工具。3对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来说,英语学习一定要倒推学习路径、遵从生物发展的规律、明确学习目标。学龄前一定不背单词,一定不学语法。如果有国际教育规划,基于前面启蒙到专注的学术学习之后,一定要把英文作为一个使用语言,不断让它在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得到全新的验证,以及进一步的发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关于“将高考中外语(英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的建议,引发了广大网友对英语在教学和考试中占比的讨论。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邀请英语教育专家、仕佳英语创始人唐宁为大家分享目前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资料图片)
英语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过高,耗费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中国的英语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唐宁:我国目前整体的英语学习情况是:没有学错,但没有学够。为什么说没有学错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义,在常规的英语学习中都是以词汇、语法、听、说、读、写六个方面进行教学和学习。
但作为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核心,其实就是两大基石。一个是词汇,另外一个是语法。听说读写其实都是基于词汇和语法在不同场景和不同使用目的上用输入和输出的不同形式进行场景化实现的表示形态。
在国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什么说学得不够?是因为只学习了前面这俩基石,后面并没有特别的使用场景或者没有输入输出的训练把这些零散的“砖块”搭建成一座语言的大楼,也就意味着语言最终是没有实现形态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觉得英语学了这么久,还是不会说,不会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我看来,中国人英语学习最大的一个问题出在语法方面。语法其实就是规则,比如学开车,我们需要先了解交通规则,其次要学习车辆的构成,比如如何启动、转向和刹车等。但如果只知道这些知识且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只问你刹车在哪?方向盘在哪?油门在刹车左边还是右边?R档是进还是退?把这些当做知识点来考核的话,我们永远也学不会开车。只有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成为一种能力,才会具备驾驶技能。
英语学习也是这样,第一方面是在教学上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学少了,或者说并没有可实现场景去进行刻意的训练,以及大量符合实情的使用场景。
第二个就是在语法的学习上想多了。现在纵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大部分的地方是从三年级开始学。在英语的构架或语法学习上是用螺旋上升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说动词的学习,从一年级到高考都在学,只不过在学习动词的不同维度和不同深度。这样的好处是不用一下子学习那么多的新的知识,但这样的缺点是太零散,无法让孩子形成系统的框架认知,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我更建议是先搭建知识搭框架后再进行听说读写的认知和刻意训练。说到国内的考试,当前的中考,常常考核的是一个知识点的准确度和熟练度,并没有考核语言的运用能力。再来看高考,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持续进行,尤其是去年年底颁布的高考改革中提到要更加关注如何用英文来讲好中国故事。
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好,并且前年也发布过针对2022年和2023年高考英语改革的一个方向,增加非虚构阅读的比重。我预计中国的高考英语越来越会向托福化进行转型。但是在改的过程当中,究竟它落地成什么样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学英语真的有用吗?ChatGPT的应用是否意味着孩子不需要再学英语了?
唐宁:我更愿意用两种家长对孩子未来社会分工定位做一个区分。如果未来这个孩子的社会角色,或者社会分工定位上是一个铁定不会与国际交往相关的人,那英文这件事确实跟他一辈子也没有太多的关系。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未来社会定位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对于新知识的钻研,或推动某个学科继续往前发展,希望有更多的国际的交往,增加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等,只要是和国外的知识体系、国外的进阶标准,国外的人和公司以及商业打交道的话,那么英文对这个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必须要学的工具。
如果这个孩子的定位不仅限于一场游戏的玩家或追随者,如果想成为这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开发者、创新者的话,那么英文对于现在中国孩子来讲比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加的重要。
所有最先进、最前沿的科技理论都是用英文这个共通的语言来进行缔造、研讨呈现的。所以总结来讲每一个家长,无论你身处在哪一个小县城或大城市,更多地需要思考孩子成人之后的社会分工定位究竟是什么?
而英语学与不学,其实跟其他学科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基于孩子天赋或特长以及未来的社会分工定位而进行的一个选择。
尤其是国家现在不断提倡科技创新,高科技人才不断打造,我们需要营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氛围,这个时候英文作为工具来讲,越应该得到更多家长和孩子的重视,因为毕竟英文并不深奥,只是一个工具。但没有英文这个工具,很多其他的知识研讨就和我们绝缘了。在这场接下来全球化的游戏当中,如果你只是一个跟从者,你只是一个玩家,你只是在里面扮演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的话,英文这个工具确实可有可无。但如果我们想去扮演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开发者或希望不断有所突破的话,英文的地位在这个阶段比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重要。
另外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高考是一场人才的选拔性考试。国家作为这个大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如果是需要这些人真正成为下一个时代,整个世界引领者的话,我觉得高考英语150分应该涨到250分。
因为毕竟英文这个学科或工具是一个先决条件,且是可以在18岁之前,如果你的学习能力、意愿、目标和方向非常明确的话,完全是可以很好地掌握的。这其中验证的无非是对于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和持续性学习能力的一个考核。
中国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有多大?
唐宁:2021年的双减可以作为一道分界线,这是我的切身的感受。坦白地讲我是支持双减的。因为在2021年之前学英语的这件事情有点激进了。
无论什么人,无论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定位,无论孩子未来发展是什么,尤其是在启蒙阶段、学龄前,大家都一股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上外教课和启蒙课。
我作为一个15年英语教育的从业者都觉得很疯狂。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必要?市场上太多的声音都在说中国的英语教育是错的,我们为什么要背单词?几乎陷入到了背单词邪恶论,学语法的罪恶论这样一些极端的视角当中去。
其实那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思考和钻研这件事情。还是那个结论,中国的体制内英语教育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学错,而是学少了。
在这我不得不要就是老生常谈一句,英文它并不是一个学科,它其实跟文科和理科是类似的,文科会有语文、历史、政治;理科又有数理化,都是以不同的知识或训练模式来实现的。同样英文也是一个大的范畴,它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叫做general English;第二大类,叫做academic English;第三大类,叫做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这三大类就类似于像数学,物理,化学是一样的。
它的基础都是以听辨和视辨的单词,以及少部分的英文输出作为绝对的原始基础,但它在往上升的时候,学的方法、检测形式都不一样,所以我的建议是学英文要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以这个目的倒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在不同的水平阶段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达到那一个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这才不走弯路。
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如何?
唐宁: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英文还不错的一个非英语专业的人。首先第一个我是纯理工科的女生,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是信息工程,那么英语好给了我什么样的优势?我觉得在我找工作的时候,作为一个英语好的理工科留学生,可以顺利在北美本土找到非常好的工作机会。
后来当我回国,可以义无反顾或有权利跳出原来的专业选择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后来当我觉得英语老师并不是我真正的职业目标时,我又可以转身成为一个可以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英文是在我专业之外的一个绝对有竞争力的优势。
18年我开始创业,我觉得创业之后英文好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加分项。因为创业和创新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中国人所擅长的,更多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知识来源体系是纯英文的。一些翻译过来的知识书籍已经加入了译者的主观思想,和英文原版的有非常大的不同。我再次意识到我的英文好,其实对于我远期的发展具有原来这么决定性的意义。
对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来说,英语学习方式上有何建议?
唐宁:第一点英语学习一定要倒推学习路径,目标如果不是出国留学,只是通过中考高考来进行体制内的选拔性竞争,英文学习可以不成为一个优势学科或者说优势工具,那么完成校内的学习任务即可。
第二点一定要遵从生物发展的规律,孩子作为一个人,对于语言以及认知有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规律。什么阶段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要拔苗助长,要尊重孩子对于语言习得和认知习得的生理进阶规律。
第三个点就是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在不同阶段学习不同内容时使用的方法手段,频率频次考核的方法都各有不同,必须要动态来进行调整。
作为实操层面,学龄前一定不背单词,一定不学语法。多听,多跟老外进行交流,进入学龄后一定要背单词,学语法,跟中国老师去学习英语,跟英文为非母语的人士进行外语习得。
那么进阶到第三个层面,如果有国际教育规划,基于前面启蒙到专注的学术学习之后,一定要把英文作为一个使用语言,不断让它在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得到全新的验证,以及进一步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版权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