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此前的大学教育属于“温水煮青蛙”,那么ChatGPT等技术革命的出现则倒逼教育反思,中国大学教育变革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机械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纷至沓来,一次比一次速度更迅猛、影响更广泛而深远。尤其是去年底发布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短短几个月,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亚于工业化开端蒸汽机的出现。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在讨论,自己的工作哪些部分甚至全部何时将被未来的超级人工智能取代。比尔·盖茨说,ChatGPT是他一生中遇到的两项革命性技术之一。
如何看待ChatGPT及超级人工智能?这将对世界当下和未来构成何种影响?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成为赶超人类的新物种,人类该如何应对?如何将其重新诱入“所罗门的瓶子”?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又该如何转变?……
↑3月15日凌晨,OpenAI正式推出GPT-4,产品具备诸多亮点。图据IC photo
如果说,此前的技术革命都是工具革命:技术再进步,也是作为人类的工具,人始终是技术的主人。但ChatGPT之后,却是作为“智性”的对手展开竞争。人们担心的不止是它抢走手上的饭碗,甚至会影响到人类最基本的存在。
事实上,ChatGPT已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对于大学教育尤盛。据报道,在美国一项对1000名18岁以上大学生的调查中,89%的受访者承认在完成作业时用过ChatGPT。国内某高校大二学生仅输入20个字的提问,凭借ChatGPT生成1200多字课程论文,成功拿到该门课程90多分的好成绩。于是,美国多所高校直接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多所大学则限制学生使用。
教育本来就是人对人的知识交往,大学教育在知识交往的阶位上更高。关于教育,世间流行的一句话是:教育者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出一碗水。教育其实就是从高处向低处导流的过程。一般而言,教师尽力把水蓄得多一些,就能给出学生更多。大学教育亦是如此,教师尽可能学富五车,学生才能多学多得。如今,ChatGPT打破了教师在知识上的优越感,ChatGPT所拥有的学海捕捞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大大超过教师。一个教师皓首穷经,可能远不及一个移动硬盘的知识容量。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尤为如此。中国教育本质上不是创新驱动型的,而且绩点驱动型的。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小镇做题家”和“超级练习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几乎都是如此。本来,大学里的学习,应该是放慢节奏,在知识的庭院中闲庭信步,可多数大学还是继续在功利主义教育的惯性之下,为绩点而战,继续生产“卷王”。
据报道,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约28.5万人,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这并非一个可喜的现象,当大学生把学历和知识普遍拉高,高学历成为“普通学历”,本科教育的职教化乃至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更为惨烈。
大学作为知识的高地,本来是负责培养高端人才,鼓励创新原创性知识和技术,如今则被高度内卷化,以至于都忙着推高知识的天际线,甚至被埋没于知识的泡沫下,大学真正的本意则被遮蔽了。
可以想象,如果连大学都在追求知识的GDP,无视大学的本质,只苟且于眼前的指标,漠视远方的召唤,那么,大学有可能被异化的知识反制,更不要说驾驭ChatGPT了,其一旦脱缰,反人类的“倒刺”就会伤人。
清华大学知名教授钱颖一曾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他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这些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他建议,第一,教育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第三,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诚如斯言。如果说,此前的大学教育属于“温水煮青蛙”,那么ChatGPT等技术革命的出现则倒逼教育反思,中国大学教育变革迫在眉睫。
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观点:“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爱因斯坦首次到美国访问,有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他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到答案。爱因斯坦此言,很值得我们深思。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岱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