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某女子被父母强制考公五年未能“上岸”,导致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凤凰周刊》报道,该女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工作,一直在家备考公务员,但屡战屡败。其母亲称,女儿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些异常行为,最近和家人对话也经常答非所问,扬言自己是局长。
这个女孩子的悲剧不仅仅在于是被父母强迫考公,也在于她的人生缺乏心理疏导。她的悲剧还在于,她及她的家人对于考公这件事没有清晰地认知,没有合适的考公规划。明明有那么多条路可以让考公容易,可是她却不选,而是五年来不停地考。多次考试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才会出现这样悲剧地发生。任何考试连续失败超过三次,都会对考生造成否定性的影响,不论是考研、考公、考编还是考其他证书。考试失败是非常打击一个考生的信心,会给人造成严重的自我否定与心理压力。考公屡战屡败那就应该及时止损,想一想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一门心思继续考。
(资料图片)
父母希望子女考公是很正常的,考公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好的工作也是没毛病的。
可是问题在于,很多人压根就不了解考公,就这样一门心思让子女去考公,而不看一看子女的情况和条件,不会客观分析一下。五年,什么也不干,就这样不停地考公,有什么用呢?这个女大学生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
这个女孩子大学学什么专业?这几年考公都选择什么层级的单位,什么岗位?这几年考试的分数如何?行测多?申论多?排名什么?本地难考,考异地能不能接受?本专业难考,考研、出国留学,提升学历换专业都能让上岸更轻松,因为还有应届生身份。考试分数差一点,那就多学习一些提分技巧。面试分数差一点,那就有机会练一练面试。
政审、体检条件如果不符合,那就早点出去找工作,不要动考公的心思。不找专业的人咨询,请教,就这样一条道走到黑,一门心思地参加考试,那心理不出问题才怪。像她这样迷茫的年轻人,如果想考公,就应该早一点做规划。
笔者之前采访过一个考生小刘,就和这个女生有点类似。 他当年高考全省文科600多名,基础底子非常好。进入华中地区某著名985高校,学的是万金油的工商管理类。他大学上学开始打Dota,大四毕业前,挂科了好几门课,差一点毕不了业,最后大补考总算过了。没选择考研,也没怎么投过简历找工作,当年公务员国考没考上,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到了大四下学期。参加省考又败北,他最后春招拿了一个地产公司的offer,大学毕业后就去那里上了两个月的班。上班之后就意识到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被社会毒打后就明白还是考公香。于是乎就愤然辞职,之后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
其实他考公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可选的岗位很多,加上他高中成绩好,底子强。但是他的劣势也明显:第一,他上过班,不是应届生身份,难度高;第二,他大学四年一直在玩在划水,懒散惯了;第三,他对于考公太轻视了。
小刘本来是很乐观的孩子,毕业之后和同学联系甚少,毕竟读研的读研,上班的上班。他就开启了漫长的公考之路。从2013年国考开始算的话,14年,15年,16年,国考就考了三四回,省考也对应考了三四回,从最开始考中直机关,后来考省里,考市里,考军队文职,考事业单位。省考和事业单位进过面试,但是复试没过。最后终于考到他们县里的公务员。
因为大学毕业好几年没有工作,没有社交,小刘没发过一条朋友圈。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上岸,他的朋友圈、微博、QQ空间都是空的。过年的同学聚会他从来不来参加,没有一个同学知道他的消息。曾经他是全家的骄傲,如今怕见同学,怕被看不起,过年的时候最难受了,亲戚问自己在哪上班,羞愧的都不好意思。一次一次怀疑自己,懊悔自己,后悔大学没有好好念,就知道玩。但是好像除了考公务员,在老家也没找到什么好职业。最后终于成功上岸,也算是圆满。只是其中三四年的考公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笔者采访时问他:你一个高考全省600多名,985高校毕业的高材生,考公多年,现在仅仅是个县里的公务员,你后悔吗?
他说:“报考的时候不那么盲目自信就好。大学四年我是荒废了,也没读个研。落得现在这个结局,我也认了。第一年复习的不用功,第二年报考的时候不信邪。如果第二年直接选一个普通一点的岗位早上岸了,不会走这么多弯路。到最后心态都炸了,考试水平上不去了,心态也不好了,考市里肯定考不上,还是老老实实考县里得了。”
但是最后,他话锋一转:“但是自从我考上公务员,这找对象这事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我没考上公务员的时候,帮着家里看店也有相亲,可是体制内女生很少能看上我。自从我考上公务员,之前那几个不怎么联系的女生都主动约我吃饭看电影了。可见公务员身份真的有助于找对象。”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