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开考。这届00后考生从初三应对中考以及进入高中后的学习,经历了三年疫情,面对不断调整的线上线下学习,他们接受困难、克服困难、乐观面对,迎来“人生大考”。
这是“乙类乙管”后上海的首次秋季高考,有哪些新变化?
(资料图片)
考生:上海约为5.4万名
上海全市设19个考区、110个考点、2100余个考场,约5.4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教育部宣布,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创历史新高。这是近5年来高考人数的最高峰,也是近10年来的第二次超过1200万的大规模高考。
近期,部分地区公布了今年高考报考情况。记者注意到,多地报名人数增加,一些地方还创下历史新高。如,湖南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共68.4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四川省今年高考报考人数超80万,同样创历史新高。此外,云南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39.93万人,比去年的38.83万人有所增加。上海今年报名参加高考人数约为5.4万名,去年约为5万人。
不只高考人数增加,高校毕业人数也在攀升。据人社部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继2022年破千万后再创历史新高。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为874万人,2015年是749万人,2010年为631万人。
对于高考人数增加,专家分析认为,高考人数是宽口径统计,既包括适龄的高考考生,也有复读生,同样也不乏职教高考、专升本等带来的贡献。事实上,这几届高考生对应的是2000年到2005年的出生人口,基本保持稳定。虽然不乏专升本、高考复读带来的增量,但也说明无论是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高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学,而推迟了就业。
未来趋势如何?高考人数的变化和出生率紧密相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生率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波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至2006年间出生率较低(在12‰左右),这些孩子正好是2019年至2025年间参加高考的主力军。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高考人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2007年至2016年间出生率较高(在15‰左右),这些孩子是2026年至2035年间参加高考的主力军。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预计高考人数会呈现出上升趋势。
送考:一个拥抱注入动力
早上7时45分,在复旦实验中学送考队伍集合点,学校教导副主任刘琼颖和同事们早早来到这里,等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孩子们一个个微笑着向她走来,有的和她击掌,有的和她握手。一句“加油”,便是师生之间最温暖的默契。
“刘老师,刘老师!”随着学生的一声声呼唤,刘琼颖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她身边,和她紧紧握了握手,再给了个大大的拥抱,送她进入考点。
“终于可以和孩子们拥抱了。”刘琼颖说,和自己最初一年送考相比,现在的送考,有了更多意义,“点名、叮嘱或者‘拾遗补缺’之外,我们更想在这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表达对孩子们的感情。而他们也需要这样的拥抱或是击掌祝福,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加油’,但能注入无穷的动力”。
在复旦实验中学的送考队伍里,还有一个穿梭着的年轻身影——高三(1)的汪道铖穿着红色T恤,在考生队伍里寻找自己的同学,给好朋友送上拥抱,说一声“你最棒”。今年春考,他顺利考取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这次是从3月份自由安排时间之后,他第三次和自己的同学们见面。汪道铖说,他已经和同学们约好,高考完去浙江毕业旅行。“高中三年很辛苦,但这里有我最爱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我是高三(1)班的一分子,高考也不能缺席。”
高考首日,南洋中学高三学子徐亮说:“我们这一届大多出生于2004年、2005年。初中和高中阶段都经历过线上学习,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身边的同学都很乐观,也更团结,面对人生考验,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这届高三学生也是南洋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徐艳从头到尾完整带的一届学生,她坦言,对这届学生感情更深,但内心也有点“遗憾”:他们经历了多次线上学习,但他们身上有一股毅力,他们一路走来,自我调适心理,坦然面对变化。受疫情影响,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他们参与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较少,没有春秋游,有些主题班会还是在线开的,但师生之间的感情特别好。为了减少“遗憾”,临考前,学校希望给这届高三学子更多激励。离校前,高中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为即将奔赴考场的2023届高三学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写满高一、高二年级学弟学妹们高考祝福语的书签,传递到每一位高三考生手中。
7日,曹杨二中考点外,甘泉外国语中学的高三老师身穿统一的红色送考服,早早站在校门口等候考生,为学子们护航。高考前,甘泉外国语中学为考生准备了温馨祝福。食堂提供了爱心满满的毕业餐:汉堡粽子寓意“保你高中”,一对鸡翅意味“展翅高飞”,橙子和可乐传递“心想事成”的美好祝福……学弟学妹们弹奏钢琴曲,用轻松舒缓的琴声,为高三考生送上真挚的祝福。
昨天7时30分,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的老师们就早早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门口,为参加高考的考生们送考。
“学校统一购买了透明的网格袋,发给同学们放考试用品。”复兴高级中学王欣磊老师说,还有细心的老师专门准备了橡皮筋发圈,方便考生们提前更换,顺利通过安检。
今年高考全面采用“智能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仪”模式进行入场安检。因此,今年不少考点提前90分钟就可陆续入场。
记者在华师大一附中校门口看到,在红色帐篷下,有两道智能安检门,左侧为男生通道,右侧为女生通道。同学们手拿透明资料袋,里面放着考试用品,排队有序通过智能安检门。考点工作人员手持金属探测仪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后考生方可进入考点。“好似机场安检一样。”在一旁的家长一边目送自己的孩子顺利入场,一边自言自语。
今年,防范手机作弊是重中之重,考生禁止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等进入考点。除了在考点门口通过“智能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仪”模式进入,考生在正式进入考场教室前,监考员还需要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再次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手机、录放设备、修正液、修正带等物品不进考场。而考点也开启大功率屏蔽仪,屏蔽手机信号。
作文: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今年的题面温润、简洁,是‘考生友好型’题目,让青年学生在答题写作过程中能真正做到‘既可有事分享,也可有理叙说’,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有用武之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认为,题目保持了上海卷作文一贯的思辨风格,为考生提供立体多元的深层思考空间。题面以问句的形式启迪思想,这是上海高考作文命题重视思辨的固有风格。在传承思辨的基础上,今年对于思辨路径又有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青春气质。“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这一题目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考生需要准确地理解题目,开发出更多层次,比如既有经验认知的层面,又有抽象的理性思考层面。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了他的远行。“远行”是人生的本质。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渴求着外面的世界,都有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说,思想就是人的“一路见闻”,文学就是人的“一路见闻”,科学就是人的“一路见闻”。或者说,思想、文学、科学,是人在远行中,一路之上应接不暇的新鲜所赐,无穷的新鲜刺激出无穷的新思。正是在这样的“新鲜”获得中,人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更完成了人的本质意义——不断超越功利性人生,获得人生的诗性意义、审美意义,最终完满。人类几千年之大者,都是这样的杰出的“远行”者。
交大附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张林认为,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风格大气、厚重、高远,关注社会、关注思辨。关注社会就是要学生思考身边的问题,思考社会发生的问题,思考自己一直在做的事。当然,学生可写的内容非常丰富,仅从高中课本中所学的名著来看就有很多可选的例证。关注思辨就是让学生深层次去思考问题。“乐意”“陌生”“仅仅”“好奇心”“探索世界”,这些词都需要综合考量,也体现了高考作文题对学生的挑战。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学生要明确作文题的含义: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只因为好奇心。在确定这样的逻辑关系后,学生写作时要深度分析,除了好奇心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或者有了其他原因后,好奇心还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思考要全面、周密、辩证,体现高中生的水平。从整体来看,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不仅探索了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考量,更探索了对学生的审美、文化能力评估,体现了新课标以后的高考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向,值得语文教学者不断品味、反思和学习。
文/李蕾 许沁 龚洁芸
编辑/倪家宁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