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又来了,他们为什么要“劝人学医”?

2023-06-08 20:09:10 来源:腾讯网

高考又来了,他们为什么要“劝人学医”?

学医相对稳定,上升通道比较公平,靠实力说话,是老百姓家孩子的很好选择。但相比过去,现在学医更卷了。如果你不是顶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可能就要做好毕业后会去三、四线城市,或者一、二线城市低级别医院发展的心理准备。


(相关资料图)

撰文 |燕小六 凌骏 汪航

眼下,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来临。上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节点,在中国,更被社会学家认为是寒门子弟实现阶层跃迁的重要手段。因此,报考什么样的大学与专业,一直是高考季里最热门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到底要不要学医,临床医学哪些科室最热门,哪些专业要被未来科技淘汰”等问题,也成为医疗界人士这两天热议的话题。就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医学界”与4位医生聊了聊。他们分别是:

冯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介入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主动脉夹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张强,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

王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畅销书作家。著有《医生,你在想什么》《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等

乔人立,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医学院医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临床医学教授

郑州某学校高考考场(拍摄:张全洋)

医学界:新冠疫情暴发至今,根据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掌上高考”显示,专业人气排序中,临床医学的人气值高居榜首。您觉得报考热能持续下去吗?为什么?

冯睿:我觉得多年来学医其实一直挺“热”的,虽然社会上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业内也常常自嘲,但实际上学医相对稳定,上升通道比较公平,靠实力说话,是老百姓家孩子的很好选择,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时期,学医会更加热门。我有一些亲戚朋友的孩子,他们的高考分数不够临床医学,但他们愿意“降级”去报考麻醉、影像、检验等,后面再深造读研读博,转临床医学。

但相比过去,现在学医更卷了。大城市、高级别医院的医疗人才比较饱和。如果你不是顶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可能提前要有心理预期,做好毕业可能会去三、四线城市,或者一、二线城市低级别医院发展的准备。我们的基层医疗还是相对薄弱,非常缺乏人才。

张强:这股热度是在预料之中的。整个社会发生了一些微妙改变,人们开始寻求稳定。疫情后,相较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有更多发展,就业情况也比较稳定。

另一方面,经过前几年的防疫、抗疫,大家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对医疗、医学更加重视,对医学职业的认可度也在增加,希望家里有孩子能去学医。我觉得学医热可能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王兴:我觉得任何时期都是报考医学的好时机,而在当下世界经济收紧的大环境下,寻求“稳定”是多数家长在看似“阅尽千帆”之后笃定的结论。无论是IT、金融、生命科学似乎都经历过高光时刻后不再成为状元的最优选。

我记得当年也是觉得自己考不上生物,才转向医学。更重要的是,医学绝大多数的归宿是医务工作者,无论是一线的临床医护,还是医疗行政管理,似乎都是一手“硬技术”,一手“铁饭碗”,是一种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万金油最优选。医学虽然学制长,学习的内容较复杂,但考试的通过率很高,并且有机会用8年的时间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依然不是个坏选择。

乔人立:讨论这一问题前,首先要想到中美情况不太一样,相互参考的意义可能有限。

新冠疫情肯定会影响学生们的投考意向。可能最大的影响来自医学生如何选择未来的专业。例如,(在美国)急诊科本是一贯的热门,按小时工作、收费(收入)高。可是,2023年是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美国急诊科招不满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全美空额超过100。相反,呼吸与危重症专科是疫情中的中间力量,今年超过心血管内科与胃肠科,成为最热门的报考专业。

专科选择针对的都是医学生,是已经身在医门的人。在美国,报考医学院受临时性事件(如疫情)的影响很小。因为医学院录取门槛非常高,报考本身就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及评估后的决定。

选择专业有两个主导因素,社会地位(受尊敬程度)与收入水平。受尊敬但收入不高的典型职业,是中小学教师。律师收入好,但在诉讼泛滥的美国社会中,律师的名声总是先和钱联系在一起。既受尊敬收入也不错的最佳职业就是医生了。

医学界:如果一名高考生对医学有兴趣,你会告诉他哪些更现实的东西?有家长和医学生是为了“工作稳定”而学医,你会劝这部分人放弃吗?

冯睿:追求稳定不是“贬义”,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劝退的。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稳定”是非常正常的追求,现在有那么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大学生,相比之下,医学专业已经比较好了。

还有就是“社会偏见”,有对医生不满的声音,经常也有投诉,要做好面对这类情况的思想准备。这不奇怪,确实有少数不称职、水平差的医生。但是,对医生的不理解总体来说是少数现象,医生的社会地位还算比较高的,多数科学文化素养高的人还是尊重医生的。

但学医确实很辛苦,终身学习、无数场考试、规范化培训、科研和论文的要求、职称晋升的压力,等等。同时,一个年轻医生要熬到收入较高,需经历很多年。前期医学毕业生的收入比不上很多专业,但工作却辛苦得多,工作时间也长,没有太多工夫休闲和照顾家庭。愿不愿意、有没有条件接受这样一段艰难的低收入发展期,需要考生自己及其家庭考虑清楚。

张强:任何职业选择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如果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支持,而限制一个孩子无法学医,我觉得这是比较可惜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在我们那个时代,大部分同学学医的念头是兴起于家里有人生病或自己生病的经历。现在可能更多因素是考虑就业。

但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只要有动机去报考医学,都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了,兴趣和特质不一样。不同于其他行业,医学专业很考验个人的某些特质或因素。如果未来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或者希望在这个领域内不断精进,拥有某些特质是非常重要的。

王兴:医学这个专业,既可以获得家长们认为的“工作稳定”,也一样有很多挑战性的工作形式,不需要因为家长的“稳定论”就起逆反心理。小声说,反而可以用这个理由劝家人让自己学医。

医学界:具备哪些特质,适合学医?

冯睿:学医和有些专业不一样,你既要有很好的科学素养,还要有人文方面的知识,要善于与人沟通,同时还得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和决断能力,而且,要勤奋,能吃苦。我觉得要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有个预估,综合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学好医,单单智商高是不够的。

张强:成为医生后要跟人打交道,包括患者、护士、医生同行们。这和其他科研、技术人员不一样。基于此,医生需要具备同理心、善于与人沟通、愿意帮助别人。我觉得这些特质对学医特别重要。如果一个医生觉得“我能看好病就可以了,不用跟患者解释太多”,那他需要在医学人文方面多补课。一个医生缺乏同理心,缺乏跟患者交流的欲望,不可能学好医。即使上了临床,也是“医学的瘸子”,走不远、走不稳。

医学涉及很多知识和技能。较容易掌握的是硬技能,死记硬背都能记住。这些不难学。真正难的是要锻炼其科学逻辑思维。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时,能考虑到社会文化、患者心理等。

王兴:我向来不觉得有哪些人天生适合或不适合学医,学医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医学不但有临床,也有医药、器械、人工智能、医政管理、医疗法律等非常多的范畴。

如果你是个“社牛”,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医疗领域的多面手;如果你有社恐,你也可以在医学研究和麻醉、影像上尝试突破;如果你觉得给人看病这件事太酷了,帮人解决问题的感觉太爽了,那都可以成为你学医的理由。

乔人立: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能力应付繁重的课业,并且有能力保持好成绩。这一能力需要终生保持。在美国,即使到了主治医生级别,还有每十年一次专业资质重新认证。认证考试与新毕业生同样要在80%的通过率上竞争。而且,临床病例的特征是变化多,难以预期或一概而论。因此,医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不断学习。

第二,能够保持强健的体魄。医生工作繁忙,工时经常难以预期。与其说医师们能吃苦、任劳任怨,更重要的前提是工作量没有达到体能的极限。

第三,因为每个医生都是独立的,职业竞争性不言而喻。专业不过关,难以保持自己的资质,也会失去患者。所谓医德、关爱,都是在专业水平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医生要保持高度的自尊与自律。高度自尊者自然会尊重他人。自尊心会在高难度、高强度的专业培养过程中自然形成。

医学界:曾有新闻称,中国内地36名高考状元无人学医,而香港等地区的考生一直都热衷学医,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

冯睿:和教育体系、待遇等的差异都有关。我们这边高考状元学医少,我觉得这类人可能智商会更高,更有能力去从事人工智能、金融、计算机,包括各类科研领域,能更得心应手,待遇发展空间也很大。但医学并不要求“顶级智商”,尤其是临床医学,更注重综合能力,还要能耐得住寂寞,所以高考状元选择其他热门专业,我觉得也很正常。

张强:高考状元报不报医学院,跟医学专业是否受欢迎,没有必然联系。高考状元说明他在高考这件事上做得很成功。是否报考医学院,可能跟他的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特质等有关。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很多地方,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会进入医学领域。这可能是因为在当地,医生的社会地位较高,医疗行业发展更好等。所以高考状元是否学医,还反映出学子们对医学行业发展的信心,也反映出医疗行业在公众认知中的声誉度、信任度等。

王兴:在我当年进入医学院的时候,我们班是有很多高考状元的。我们如果抛开高考状元这些极少数个体来看,医学的整体分数,特别是一些顶级院校,甚至高于北大清华等多个系的录取分数。

医学未必是36名状元的选择,但也许是3600名前1%的考生的优选。我们在看待新闻的时候尽可能保持理性分析,在这条新闻下我们会把问题转化成:香港及欧美地区医生待遇好,我国医生待遇相对一般,并且工作压力大,性价比低。

但我依旧持朴素的观点,事物是动态发展的,而且医学的路是非常宽的,我的大多数医学同学目前都在各个行业做得出类拔萃,而且即使是在金融领域,有些医学专业的学生依旧比金融专业的要吃香。

医学界:随着AI、机器人等不断发展,您觉得医学的热门或冷门专业有变化吗?医院里哪些科室最有可能被AI取代?

冯睿:我不认为AI能取代医生,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最多能取代的就是一些检验、检查等医技岗位,比如影像的识别读取等。要真正准确诊断疾病,精准处置和手术,还是得靠人,得靠几十年磨练出来的经验和技术,当然,AI可以发挥辅助和提示作用。AI现在连汽车自动驾驶都远远没搞定,谈什么取代医生治病。

张强:过去在我读书的时候,临床工程系是一个冷门专业。几十年来科技快速发展,它变成热门专业了。随着现在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不断进步,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热门专业可能会再变化。

人工智能(AI)已经进入全新的层次跟高度。它能够运用人类自然语言,算力强大,可以和人交互。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机器人所拥有的知识广度,已经是人类难以比拟的。我们积累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在机器面前显得渺小。那么,各行各业都会面临洗牌和挑战,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也发生巨大改变。按照我们传统的医疗模式、认知,我们在机器面前确实会日益弱势。

单纯的技能和知识很可能被AI取代。将来,我们要学习如何在更高层面驾驭AI。我现在就在用AI做很多日常管理、科研及临床辅助。我感觉到,提问方式和角度不一样,AI给出的答案价值就不同。

王兴:医学的专业如大海一般起起伏伏,曾经冷门的整形、皮肤科都也成为了当今的热门科室,曾经高难度的心外科、胰腺外科在当今就显得工作性价比偏低。

而我认为医学的路像一颗参天大树,你会不断地面对新的分叉,从而做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要不要做医生,要做内科还是外科,要做胸外、普外还是骨科,要做胸外里面的哪个专业,肺移植还是肺癌。总之,你会不断根据当前的兴趣做出你想要的选择,也依旧可以在规范化培训之后选择一个相近的科室重新开始。

兴趣是第一位的,我记得我当时只是因为受不了普外科急诊的便便的味道,又觉得骨科泌尿比较枯燥,觉得肺这个器官就血管气管这些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就选择了胸外。很多选择其实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乔人立:不用等AI。电子病历的通行已经强有力地影响着行医方式,创造了很多新专业。所谓医学信息学就是例证之一,专门有人从电子病历中抽取数据,进行干预。

理论上,电子病历是为了简化手续、增加效率。但至少目前,它让临床医生必须花倍数级别的时间整理病历。其中,以无用功为主。

AI的作用会是什么、有多大,或能借助一些参照物来了解。比如,AI处理文件与数据应该是最强项,计算机也早已用于办公处理乃至决断。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规模却在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美国总统会不会用个AI机器人?军事将领、大企业CEO会不会被AI取代?

医学生物学是目前未知数最多的学科,生命与疾病更是世界上最复杂多变的想象。AI取代医生,肯定发生在它能取代美国总统以后。

医学界:您的子女是否从医或计划从医?

冯睿:我的孩子对学医完全没兴趣,家里有我一个要么不着家、要么在家还惦记工作的人足够了。周围同行们的孩子有学医的,不过,感觉“子承父业”的比例很低。

要不要学医因人而异,首先要看孩子对当医生有没有兴趣,其特长和学医是否匹配。学医要学“精”,做成“名医”,还是很累很难的,要投入大量业余时间,甚至难以顾及家庭生活和发展个人爱好,早期收入也很有限。这些问题要想清楚,可能这也是很多家庭条件优越或考分超高的孩子们不选择医学的原因吧。

张强:我热爱医学,内心不免希望孩子也能学医。我们在各种场合会“引导”孩子。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学医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它必须是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不管如何,我们都会非常坚定地支持他。

王兴:他选什么我都支持,医学怎么学都不算亏。有兴趣的话看看我写的新书《医生,你在想什么》,据说看了的都学医去了。

乔人立:这是一个非常“中国”的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信息。我估计,这是为了评估医生是不是喜欢自己的专业。

我非常希望儿子学医。他已经从哈佛大学的化学系与英语系双重毕业,可以直接跳过我当年为了获得美国行医资质所经历过的巨大艰辛。可惜,孩子不服从父母的驱使,尤其是在关乎自己的未来时。

来源:医学界

责编:钱   炜

编辑:赵   静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