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有个新闻挺火,网红铁头死磕新东方,搞得杭州教培机构暑假纷纷关门避风头。目前铁头和几个网红组团要去别的省打,各地机构如临大敌。
因为是社会新闻,所以很出圈儿,鸡娃不鸡娃的,都可以看到,且众说纷纭。目测新闻网站留言,还真是多数人不支持补课。
学习本来是件好事儿,中国古代典籍和故事故事里,从来都少不了从小是如何刻苦、如何择师、如何狂卷的。即使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小英雄们也要排除万难,学习读书写字。
为何到今天,“劝学”倒成了“不许学”呢?
其实这事儿吧挺复杂的。
一方面,卷学习的人太多,分数线就上去了。结果是孩子们越来越累,但该考上啥的,还考上啥,只是大家都付出了更多的成本。
另一方面,即使是大课,收费也不低,结果是有人补得起有人补不起,看起来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也会带来有人倾家荡产去给孩子补课,家庭负担过重的问题。
还有一方面,确实有些机构故意制造、传播焦虑,搞得卷学习的年龄段越来越低,孩子的童年越来越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身心方面的考量,弊大于利。
所以国家隔几年就会有相应的政策,给校外培训降降热度,规范规范,都是好心好意,没毛病。
国家希望的是,真正聪明适合从事科研等高端职业的娃,通过义务教育就能自驱努力、脱颖而出。其余笨的懒的,都去从事低端一点的行业,毕竟哪里都得有螺丝钉。
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就跟古代那些美德故事里说的道理一样: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卷,谁也拦不住。没有灯,抓萤火虫也要看书;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知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只要有人,就有竞争;只要有考试选拔制度,就会有明里暗里的努力和补课;只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才会有春风得意折桂登科。
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当螺丝钉,只想逆天改命。有关系的搞关系,有钱的搞钱,聪明的希望通过竞赛更高端,普通的希望凭借补课上个好学校。
更多家长其实不想跟着卷,经济、心理压力都很大,但又怕越落越远,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报班、搞学习。
曾几何时,补课是小众的游戏。我们上学时,谁家如果请家教,只能说明两件事——这个孩子跟不上,是个学渣;这个家庭真的很有闲钱。
因为那时候没有培优的概念,只要还算聪明、自觉,稳稳上大学。但后来不愿意娃当螺丝钉、重视教育的父母越来越多,培优性质的补课随之出现。
教培大范围兴起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补课的门槛,虽然学费仍然很可观,总归是更多娃能参与培训了。
一个事物,降低某个门槛的同时,势必也会调高某个门槛。比如,我们那个时代,600分就可以清华北大;现在这个时代,600分你北工大都进不去。
好,现在有政策不许补课。可架不住整体的社会期待已经变了,家长们汹涌磅礴的需求在,市场在,学校们掐尖抢娃的欲望在,渠道在。
谁会嫌自己的娃或学生太聪明,学得太多呢?
新东方和学而思树大招风,无论国家打,还是民间打,都是先打它俩。绝大部分网红和家长,只能摸到这二位的门儿,谁让他们装修得那么醒目,那么辉煌呢。
铁头的策略也是对的,打掉了这二位,绝大部分本来是被裹挟的家长就没处上课了,心里会舒服一些,内卷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但对那些坚定培训的家长来说,无论如何也可以找到地方补课,即使要花更多的钱,承担没有保障的风险,像地下党一样东躲西藏,也一定要补。
学而思、新东方越做越大,内卷的基数就会越来越大,不是个好事儿。
学而思、新东方轰然倒下,就会出现鲸落,散作满天星,也不是个好事儿。
自己不想学,看别人学不得不跟着学,这个心理是正常的。
自己不想学,通过举报拉着不让别人学,这个心理是不太好的。但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人性,说实话也不稀奇。
教培这个事儿就是这么复杂,有机构做太大肯定不好,完全没有价格规范分层教学服务保障一流的大机构存在呢,也不好。
正是因为如此复杂如此矛盾,才会有两家巨型机构被反复打倒又反复爬起的纠结过程。当然,这就不是咱们普通家长操心的事儿了。
当家长的只关心一件事,孩子的前程。
下了决心要择校要补课的,无论如何也会找到上课的地方,这事儿谁也拦不住。
本来就想躺平的,还是会随着政策执行的程度仰卧起坐。一会儿难受,一会儿纠结,一会儿痛快,一会儿后悔。
那么到底谁家孩子最终折桂呢?天赋论的我认为,其实还是本来就该折桂的那些自驱娃,就是搁古代搁现代搁加加减减世代里,都会登科的那些人。
笑世人慌慌张张,吵吵闹闹,最终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徒强求。
图片 | 网络截图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