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游学、夏令营以及兴趣培训,如今的暑期生活愈发多姿,而这些一长串的消费账单究竟意味着什么?高额的消费账单让许多家长倍感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给孩子的暑假自由,是否能靠金钱堆砌?
“研学团”作为家长们报复性消费的“重灾区”频频暴露问题,学员进不去校园,在门口打卡拍照;把学员扔在博物馆内“放羊”;酷热中在景点门口排长队;还出现了“每人收费10800元进北大”的“天价团”……对此引发巨大争议,有很多人认为天价研学营“游而不学、价高质低”,是智商税;也有人则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腾讯育儿《父母不内耗》邀请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经济学家,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梁捷老师深度剖析暑期亲子消费激增的原因,给处于焦虑内卷的家长提供合理建议。
(资料图片)
核心观点:
1功利贯穿着孩子教育的始终,所以中国的教育实际非常艰难。2面对暑假如何安排,不要总是限定在原先考试的体系里,而是更全面地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可能对孩子更有利。3如果要“弯道超车”,反而应该考虑去超一下文凭之外的东西。4家长对于孩子的投资要保持理性,不要以为砸越多的钱,就一定有越高的回报。问:暑期的高消费暴露的是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投机或功利一面,高消费给孩子们带来的效果一定都是积极的吗?在教育上,真的“没有花钱的不是”吗?
陈志文:在我看来,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一直是很功利的,不简单是一个暑期功利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只盯成绩,因为高考就看成绩。那么当孩子准备出国,比如说去美国要搞综合评价,那他除了成绩之外,还要拼命包装孩子,这个活动,那个科技发明创造,甚至花个大价钱跟个国外的教授发个论文,拿个推荐信,这也一样是功利。功利贯穿着孩子教育的始终,所以中国的教育实际非常艰难。
我们一直被这种功利文化所左右着,裹挟着,扭曲着,假期这件事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家长功利终归是为了孩子有出息,未来有发展。但是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我们要明白什么样的人未来最有出息,最有发展空间。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即便功利也要功利得对,不止只关注成绩。
我想给家长们科普一点常识,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中考的分流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大概是60%多对30%多,不是五比五分流。第二个是中职同样可以考大学,中职的定位在2021年发生重大的调整叫“升学与就业并重”,现在很多地方的中职实际已经变成跟普高区别不大了。高考报名人数里边大概三分之一是来自于中职,就是那1000来万的高考报名人数里边实际是包含了中职的。所以家长不必焦虑,无论上普高上职高都能考大学,道路是畅通的,而且即便有普高和职高的区别也不是五比五。高考更是这样,我们讲高等教育普及化,今年大家知道好几个省200多分就能上个本科,专科就是100来分,最低的我看公布分数只有120分。如果算上第二次征集志愿,就是所谓的补录,那么专科线基本就都掉到100分,最多150分。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大学也是几乎畅通无阻的,你不用努力学也有大学可上。
当然大家会认为那学校就有区别了,其实未来拼的不简单是学校。比如说今年高考期间,北大也不得不补录(提前批因为小语种没录满)。针对农村专项的著名的大学,包含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不得不在补录,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更在意读哪个专业,而不完全迷恋名校是。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在变化,我们大量的焦虑都来自于不正确的认知。比如最近十几年教育部的文件里从来没有普职五比五分流,这个说法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初中的老师给孩子和家长施压,“你看你要不好好学习,五比五,分流,一般多的人都要被淘汰掉”。大约30多年前的确提了普职五比五分流这个说法,但现在只是说大体平衡,然后经过老师们不断放大以后,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以讹传讹,最后“成真”的了,也带来了一些教育焦虑。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正确认识,未来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上完大学并不等于必然有体面的工作,那么这时候大家就不会那么卷了。今年最有意思的一个新闻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它原来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刚升本,某专业组录取分数超过了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是双非学校几乎排头几名的,但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很多省市的录取分数都远远超过本科,甚至超过了一本分数线,原因就是就业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未来大家也没有必要卷所谓的学历。今年新闻说山东大学招宿舍管理员,来了两个研究生:一个哈工大的硕士,一个是澳洲的硕士;上海复旦附中招一个卫生管理员来了一个上海交大的医学博士。当人人都有学历的时候,大家越来越不在乎学历,未来可能拼的完全是其他的东西。精英教育时代,有一张文凭意味着你有体面的工作,80年代上大学,专科生也是天之骄子。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有一个著名高校的文凭也未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时候大家就会思考还要不要这个文凭。所以从未来发展的趋势讲,真的不必过分卷或者过度的焦虑。
问:无论是对于暑假安排得满满的行程,还是让孩子尽情地享受,一直是让我们争论或者讨论的话题。那么在两位老师看来,什么样的暑假才是最有意义的?
梁捷:不同的孩子对于暑假有不同期待,因为每个人的方向和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孩子特别想学一门外语,平时学习很忙,暑假有两个月的时间,让他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他就用这两个月去学法语,把法语能力提高。但是对于另外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他更想去其他地方比如说西藏,那暑假放下一切到西藏去待一个月,也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还比如上海的孩子整天在城市里对于农村可能一无所知,那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把孩子送到农村,让他能够接触自然,接触到一些平时在城里面接触不到的生活,也会有很大收获。
所以在我看来,不同人的偏好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家长来说,不能只看别人在做什么,关键是看孩子他自己喜欢什么,要追求什么。如果能够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对于自己的某一方面能够有极大的提升,那就是最好的。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应该跟孩子好好商量一下孩子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理想是什么,再一起好好规划一下在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一个可行的暑假计划。每个人的暑假计划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完全不存在攀比的可能性。但是现在大家反而变成了“你去过西藏,我没有去过西藏,好像我落后一截”,这才是一个比较可悲的一个情况。
陈志文:一个最好的暑假就是适合孩子的暑假。教育上讲因材施教,人生发展上讲扬长避短,注意不要想着补短,人的成长过程中补短是一个东施效颦的过程。所以这时候就回到孩子更擅长什么,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出恰当的安排。第二个原则叫量入为出,花再多的钱并不等于一定是最好的教育,至少不是一个正比关系。一定要想清楚你的孩子适合什么,我坚信有一部分人想过之后,就不会去攀比和盲从了。现在的孩子普遍缺的是成长机会,每天家长开车送到学校,晚上接回家,连出现一点意外的可能都没有,那如何成长?
问:对于家长们来说,有没有一些指标可以帮助其评估自己投资在孩子暑假上的这笔消费到底花的值不值?
陈志文:你的目的决定了你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和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结果没有绝对的满意或不满意,只要你朝那个方向走了,最后得到的东西多少都是成长。这个问题是又回到功利的角度,成绩可以衡量,比如说花了1000块钱,成绩提高了50分到60分,花了100块钱,也是提高了50到60分,那花100块钱就赚了。这是很多家长思维的一个方式,但是这个方式本身是错的,因为成长是没有办法这么衡量的。
梁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成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是现在的家长不愿意思考,像过去一个月的张雪峰热,甚至直接影响了很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我个人对张雪峰没有意见,但是我认为这个家长自己把思考完全外包给张雪峰,这是我不赞同的。一个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但最后在决定自己读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的时候,一拍脑袋看一下张雪峰的视频,花了两个小时就决定了,对于自己的人生实在是太不负责了。十几年的读书历程里面,哪怕多花出一个礼拜来想想将来要做什么,可能未来的决策就不一样了。
对于暑假怎么安排这样的一个比较小的决策,很多家长更是根本不去想孩子应该是怎么样成长,就觉得花钱就可以决定。但是在经济学里面一个模型叫成本收益,就是你花了一万块,这是投下去的钱,但是你能够收回什么?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一个问题。考试成绩是能够量化的一个目标,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你花了钱在北大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去了一次西藏,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到底有什么直接的影响,我们是没有办法评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就不合适,因为回报是算不出来的。
你把自己那么重要的人生经历,把这么重要的两个月时间,一拍脑袋就像外包给张雪峰一样,外包给一个研学团好像解决问题了,这是对时间和生命最大的浪费。
问:给孩子制定暑期计划时,一定要跟孩子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家长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梁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考试成绩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说心理表现,和人互动的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这些东西都非常重要。但是这些指标是我们很难评价的,尤其在高考这样的一个体系里面,当一个孩子,他很有组织能力或者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我们在刷题的时候,在考试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这是为什么美国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用综合考量的方式,用推荐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其看重全面人格方面的素质。
家长培养孩子的时候,尤其是面对怎么样充分利用这两个月宝贵暑假的时候,必须思考自己想在这两个月里面让孩子提高哪些什么?大家都有旅游的经历,旅游真正的收获其实不一定是到那个地方打卡拍照,而可能是在这个旅途当中见到了谁,碰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点点滴滴这些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最后那个景点拍张照可能反而无所谓。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也是这样,在这个暑假期间,如果单纯就是去过了一个博物馆,学会了一些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对他以后未必有用。
比如说孩子在这两个月里面能够好好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为健康,虽然高考不考这个东西,但是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很重要。孩子可能经过一次旅游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要每天洗衣服,才知道做家务有多重要,这也是很大的一个收获。还有自己做自己旅行的规划,学会看地图、坐地铁,这些是游学团里不会涉及的,但偏偏这些能力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家长,在面对暑假两个月怎么安排的时候,不要总是限定在原先考试的体系里,而是更全面地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可能会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陈志文:第一点,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很重要。在假期一定秉承一个原则是,既然是寒暑假,课堂之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注意扬长避短。很多优秀的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急于补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孩子数学方面没有天赋了,你非要让他去学个奥数,其实是在为难孩子。或者说孩子特别瘦小,却拼命让他打篮球,实际上也是在为难他,而且打击自信心。所以这个问题上,我更提醒家长尽量注意扬长避短。
第三点,对于孩子完全陌生的方面是必须补上的,因为这不是“补短”,而是让他有机会去接触,去认识,去成长。只有多经历,多体验,才能多成长。
问:很多家长觉得假期是“弯道超车”的机会,给孩子的“填鸭式”暑假,其实是出于这种怕“被落下”、“被超过”的担忧情绪,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如何摆好心态,平和、不焦虑地度过假期?
陈志文:我非常不赞同“弯道超车”这个说法,它的潜台词是“提前学”。在我看来,无论中考、高考,实际上没有太大难度,尤其像中考,现在是彻底去难度化的,大家都是逼近满分的成绩,“超车”是没有意义的。而高考则是无论怎么超也超不了,因为高考特别讲究区分度。广西的唐尚珺考了15年高考,最后他的分数就一直徘徊在那个位次上,所以即便他15岁参加高考,补了14年,前两年进步比较大,但最后也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一个是因为那种训练是有效的,但是他已经达到他的天花板了。第二个, 15年前大学招的学生很少,他补到现在,招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并不等于他一定是进步的,因为招生量大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补课不存在绝对的效果,解决的更多的是焦虑而已。
当大家都有文凭的时候,拼的一定是文凭之外的东西。那么我们这时候,如果要“弯道超车”,反而应该考虑去超一下文凭之外的东西。
比如说用人单位去招聘人的时候,面试过程除了看你会干什么,还有看你这个人好用不好用,比如说跟人的合作协作。如今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普遍抱怨招不到人,就是因为很多人有绝对能力,但是“不好用”。像互联网大厂所谓的降薪裁员和所谓的35岁中年危机,其实不仅仅是中年危机。写了十几年代码还是码农,说明了什么?真正优秀的人可能早转了产品经理或者更高的管理岗位了,所以可能还是我们在某方面欠缺了一些东西。一些优秀的人,即便遇到结构性裁员,他也会很快找到新的机会,快速重新上岗。
问:从经济学上来看,家长对子女在教育上高投入,会有高回报吗?如何才是科学的教育投资?
梁捷:首先,教育投资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回报周期很长,不像股票基金一类,一两年就能看到回报。教育投资在前面十几年没有任何回报,而且现在基本上孩子都要读到研究生甚至要读到博士才能出来工作,出来都已经25、28了。在这么长的时间段里面,整个世界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现在和二十年前就完全不一样了,谁能够预测到二十年以后会怎么样呢?所以投资者能不能看得那么长远,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是教育的回报跟投资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并不一定是你给一个孩子身上花的钱更多,比如说每年几万、几十万这样去砸,就一定能够把他砸进清北。清北需要孩子有天赋,有学习热情等各个方面,绝不是单纯砸钱就能够砸出来的。
而且即使这个孩子是上了清北,毕业也不一定能够有高薪收入。任何学校毕业,都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可以说清北的毕业生平均收入、预期收入比起二本学校明显要高,这在统计上是一定的。但如果随便抽一个清北的学生和一个二本的学生去比,他们两个的收入却不一定是清北学生更高。
两种不确定性更进一步使得教育投资的回报的不确定性被无限地放大。所以对于家长来说,要相对理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像买股票买基金,有投资一定有回报。
最后,孩子能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取得一个高薪的、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跟他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学习只是能力当中的某一部分,而其他的部分,比如说待人接物,社会化能力,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投钱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投资要保持理性,不要以为砸越多的钱,就一定有越高的回报。
陈志文:在培养孩子或者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尽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图一个回报。我们是为社会为国家甚至小到为一个家族尽一个责任,它不能用经济学来看投资回报,如果拿经济学上的投资回报看,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做亏本买卖。养育孩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家长投入的不止是金钱,还有大量比金钱更为重要的,比如你的精力、时间、情感……比如说孩子生病比大人生病更让家长焦虑,尤其孩子小的时候,一生病家长焦虑得不得了,所以养孩子投入的不简单是钱的问题。
本期嘉宾:
方玲|圆桌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科普讲师
陈志文丨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梁捷丨经济学家,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
整理:郑骁
审核:蔡娟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