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暑假进入了尾声,即将到来的开学让不少家长欢呼雀跃。除了每天跟在身后让人头疼不已的“神兽”,日益消瘦的钱包也让家长大呼受不了。记者通过采访多个家庭了解到,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围绕着孩子的花销在万元以上的算是“标配”,不少家庭的支出更是高达四五万元,怪不得很多家长自我调侃是暑假“返贫”。
亲子游、研学游占据“C位”
【资料图】
一周花费轻松过万
张女士是一名媒体从业者,平时工作很忙,只有暑假的时候才能休年假。8月初,他们一家三口开启了福建七日游。“我们从济南坐高铁出发,一路向南,去了武夷山和湄洲岛。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自然景色,孩子非常开心,拍了不少视频发给姥姥和姥爷。”张女士说,即便是避开了爆火的热点城市和景点,一周下来花费也超过了1万块钱。除了亲子游,张女士还给儿子报了暑期托管班,一个多月的费用是5000元。
暑假中,还有一项让张女士意外的花费是“吃”。“粗略算了一下,从放暑假到现在,出去吃加上叫外卖,我们花了近1万块钱。”张女士说,看来平时父母帮着看孩子、做饭确实付出了很多。
在这个暑假,“研学游”和“亲子游”多次登上网络热搜。在采访的十几位济南家长中,记者发现,近80%的家庭安排了外出旅行,过半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类型的研学、暑期实践、夏令营等活动,单次花费从500元到8000元不等。
“孩子有几个不错的小伙伴,假期里他们组团报了一个五天四夜的省外研学团,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团费优惠后交了6980元。”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在一所私立初中上学,“学校鼓励学生暑假期间多出去走走、看看,增长见识。”王女士说,孩子的很多同学暑期都安排了国内外研学,如果自己家孩子不去,担心孩子和同学没有共同话题。
一副“ok镜”1.5万
暑期健康支出不容小觑
“四科一对一辅导12750元、两次亲子游17500元、一副视力矫正眼镜15000元。”在采访中,市民蔡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份高达45000元的暑假账单,其中,仅健康一项的支出就占了三分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像蔡女士一样在暑期被医院“掏空腰包”的家长不在少数,“生长针、塑形镜、牙套”,被家长戏称是养娃最费钱的“三件套”。
用眼过度和不良用药习惯引起的频繁眨眼、假性近视让家长如临大敌,给孩子配“OK”镜(角膜塑形镜)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一副塑形镜花了1万多,但孩子戴着效果还不错,不过,这个需要定期更换。”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和孩子健康搭边的事情,像蔡女士一样的很多家长都甘之如饴。
市民朱女士告诉记者,暑假里集中的健康支出是很多家庭的常态,例如视力矫正、修复蛀牙、牙齿矫正等。平时孩子上学比较忙,暑假就成了就医的最佳时段。“朋友家的孩子上幼儿园,蛀牙非常多,家人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听从医生的建议,在麻醉的情况下一次性把孩子所有的蛀牙都进行了治疗,花了七八千块钱。”朱女士说,自己算是比较节省的,但带着经常眨眼睛的女儿去看医生和在网上买各种保护视力的保健品也花了两千多块钱。
高额花费让家长另辟蹊径
暑假账单要花得值
动辄两三万的暑假账单让不少家长自我调侃是“假期返贫”,而不少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安排的辅导培训、夏令营,其实孩子并不买账。“花钱是其次,重点是钱要花得值。”在市民王先生看来,想要避免暑假掉进“过度消费”的坑,一是要与孩子协商,尊重孩子的选择,二是不要盲目“随大流”“赶时髦”,三是要提前制定好暑期计划。
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四年级的女儿学会了蛙泳,今年放假前,他询问女儿是否还要去游泳。在女儿自愿的前提下,他花费1480元给女儿报了一个12天的自由泳培训班。“虽然每天都要去两个小时,但孩子特别主动,各种游泳物品也都是自己准备自己清洗。”课程结束后,王先生又花了4000元给女儿办了一张全年游泳卡。虽然光游泳这一个兴趣班就花了近6000元,但一家人都觉得学有所值。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家长在托管班、培训班上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很多是受周围人掀起的教育“内卷”焦虑情绪的影响,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担心自家孩子不学就落后了。“去年,我给孩子报了50多天的托管班,花了近7000元。”家长杨女士说,孩子的各科成绩是领先了一段时间,但这种优势大概三个月就消失了。今年,杨女士另辟蹊径,选择了将孩子送回济宁老家,已经退休的爷爷奶奶每天早上9点前督促孩子完成语文和英语早读,下午午休后允许孩子看会电视或者玩会手机,晚饭后则让孩子去广场上和小伙伴滑轮滑,10点前准时睡觉。
“今年的暑假支出是买了一套轮滑装备,六百多块钱,没想到孩子学习习惯好了,身体也更壮实了,不到俩月体重长了五六斤。”两个暑假账单的鲜明对比,让杨女士感叹暑假“返贫”现象虽然有假期没人看孩子、学业提升等客观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家长的盲目攀比和内卷造成的。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