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暑期带娃“鄙视链”,我做了份超实用的出游手册,孩子在玩中可劲儿学!

2023-08-25 08:13:57 来源:腾讯网

破除暑期带娃“鄙视链”,我做了份超实用的出游手册,孩子在玩中可劲儿学!

看点 疯传的暑期带娃“鄙视链”,一边让人感叹暑假日趋昂贵,一边也刺痛不少老母亲的心。其实,不论哪种方式,核心都是为孩子赋能,更有自信和底气面对未来。即使是带娃出游,只要攻略做得好,也能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做到心中有乾坤、胸中有丘壑。


【资料图】

文丨Momo老师    编丨May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是对暑假的鄙视链:

一等暑假,是去英美名校参加游学夏令营;

二等暑假,是参加各种体育夏令营;

三等暑假,属于各种暑假提升班;

而四等暑假,是国内热门景区门口逛一逛……

现在的父母真不容易,费劲心思给孩子安排个暑假,还要被分为三六九等。娃们只有假期能出门走走,老父亲老母亲也是专门挤出时间作陪,算是一年中享受亲子时光为数不多的机会。

曾经有一句流行语,叫做“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人生高度”。那么,假期的利用,可以说决定了新学期的起点和态度。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就像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提到的:“寒暑假有自己的功能,是为了在这段时间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

暑假,让孩子有了大把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就拥有了其他教育形式的可能性。

研学手册在手,带娃轻装上阵

在悠长的暑假里,和其他妈妈一起,我也加入了督促孩子写作业的大军,然而这学路漫漫,学习计划心比天高,执行起来千难万险。

关于学习有很多定义,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定义是,学习是改变长期记忆的过程。在平常的日常学习中,老师会安排多种评估对信息进行检索和复现,促成长期记忆的形成。

然而,在这充满诱惑的假期,坚持学习的难度系数和气温一样节节攀升…

有一次刷朋友圈,我被一个妈妈为孩子设计的研学任务震撼到了:她带孩子去西安和成都,精心设计的任务让人眼前一亮。我当时想,这就是妈圈顶流的带娃模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是旅行、外出,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行进;

“游”则是游玩,观光,娱乐,打卡等活动;

“研”是思考和过程;

“学”是目标和收获。

边学边玩,通过对于信息的检索和复现,促进孩子的长期记忆(学习行为),这样寓教于乐的带娃方式不让人神往吗?

遥想当年青岛之行,老母亲心像一朵花,坚定不移秉持着“换个地方勤学乐学”的理念,往行李箱里装满了琴谱和英文绘本等暑假生活大礼包。

现实给予的暴击就是两娃主打一个原封不动,完璧归赵,老母亲怎么扛过去就怎么扛回来。今年果断实行断舍离,做好研学手册,轻装上阵。一册在手,畅游山河!

暑假里带娃回到了老家河北,没想到家乡高温日数破记录,我们开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因此,孩子们在和我商量出游目的地时,第一条要求就是凉快,逃离炎夏。

于是我们一起看了一下全国气温图,孩子们还没有去过的东北便成为了首选。

在设计活动安排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看了一些视频,比如B站上的《7分钟畅游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哈尔滨的城市宣传片,哈尔滨火车站宣传片等。我们记录下来了一些推荐的景点,然后再查找了网站上的评论。

中间也有一些小分歧,比如姐姐想去沈阳故宫,妹妹想去国家地理探险家中心,后来姐妹俩对比了一下两个景点,重新读了读《故宫里的大怪兽》,还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守护盛京故宫的神兽们》的文章,最终还是选择了沈阳故宫作为出行的必看景点。

这次出游研学之前,我总结经验,做好三个方面的充分准备:

01

对目的地信息的查找

除了城市宣传短片,我们还做了一些目的地信息查找的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知识。

孩子们可以通过一些绘本、地图册、一些网站以及APP,了解目的地的信息,包括地理信息,天气情况、交通情况、饮食习惯、城市介绍等,这些信息也可以为下一步的个人物品准备打下基础。

孩子特别喜欢“大中华寻宝”系列的书,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华大地的人文和地理。出游前,姐姐还看了纪录片《中国宫殿与传说》(沈阳故宫篇),在游玩的时候,她对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特别感兴趣,回上海后还做了传统的冰点甜品。

我们还查了一些古代清宫避暑的趣味知识,这些消夏的物品和美食都体现了古人的巧思。这些目的地的知识在旅程开启的那一刻,等待被激发、唤起,当然也可以被质疑,引发孩子的思考。

02

个人物品的准备

出发前,娃们需要完成了个人物品的准备。

在这之前,这项工作都是老母亲全程代劳,先列出清单,再逐一整理打包、检查,事无巨细。

今年,姐妹们先根据“医药箱、日用品、衣物、个人物品”这四个维度,去列自己需要的物品进行收纳,老母亲再去补充,效率就高了很多。

也许是整理东西加深了她们对物品的记忆力,增强了判断力,在出行过程中,小家伙们反复数行李箱、书包个数,还在车站拾到了一个身份证并成功送到了列车员手中!

在酒店,姐姐破天荒开始洗衣服了,妹妹也会在出门前反复提醒我们“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

边玩边学,老母亲暗喜,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提升了,离躺平的日子指日可待。

03

安全知识储备

除了目的地知识和生活物品的准备以外,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的准备也很重要。

这部分在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中也都有体现,可以和孩子结合目的地设计一个旅行安全小攻略,比如说填写下图的表格。

还可以让孩子在旅途中观察禁止标志和警示标志,留意中英文的翻译,在酒店还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酒店的逃生通道。

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题目,让孩子出题来考察大人,或者完成一次安全知识微采访。

孩子们在旅行中成了小大人

带上研学手册,姐妹们在高铁上一边享受旅途中的风景,一边填写了准备篇的内容。

01

沈阳

旅途的第一站是沈阳,我们选择了从沈阳北站坐地铁去酒店。原本应该在青年公园站下车,没想到过于自信的我却记成了青年大街站,提前带着一家老小就下车了。

地铁车站外是大雨后泥泞的路面,还有面面相觑的我们。

我只好掏出手机重新查找最优路线,姐姐则在我身边说:“妈妈,别急,我和你一起看吧。”所幸这两个地铁站相隔并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前往,看我推着行李,背着书包,姐姐主动拿起了手机,还看着导航指挥我们前进。

这一刻,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个小孩儿突然长大了。

02

哈尔滨

等到了第二个城市哈尔滨,再坐上地铁去酒店,姐姐在我身边悄悄说:“妈妈,细心点,你不会再坐错站了吧?”嗯,还好没有。

姐姐打开旅行计划,开始核对站名。我也突然想到了某一年IGCSE中文第一语言测评的题目就是《坐错了站》,生活中的小意外还真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呢。

在哈尔滨,我们去了太阳岛游玩。没想到岛如其名,当天太阳很大,姐姐有点晒中暑了。幼儿园的妹妹则把自己的儿童车让出来,自己全程步行完成了研学任务,还说:“今天,让我来照顾姐姐!”

看着这个每天和姐姐爆发战争的小不点儿,我也突然间觉得孩子们成长了。

太阳岛归来的第二天,我们本来计划去东北虎林园的,但考虑到姐姐身体不适,保险起见还是改在酒店附近玩。

等姐姐身体好转之后,她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抱怨天气热晒中暑之类的,高高兴兴地和我一起逛了犹太历史文化博物馆,我们还聊了聊移民的话题,在手册上增加了一个新内容。

回到最初的话题,暑假亲子游,除了消遣消费,晒一下酒店房间,景点门口打卡也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发展的最好契机,成长型思维生根发芽的沃土。

旅途中的一些小插曲,为孩子们带来了异于日常生活的体验。也许是对失误的包容,对同伴的支持,还有对变化的适应力,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体验。

为了让旅行变成更有含金量的深度游,我在研学手册里设计了一些小任务。比如,

采访一位当地人;

打卡并画下哈利波特同款车站;

在太阳岛上找到几种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历史传说;

设计东北虎海报.....

面对这些小任务,孩子们觉得旅途充满了新奇和冒险,兴致勃勃地完成了研学任务。

在太阳岛上,孩子们认真地询问起花草树木的名称,如果妈妈也不知道的就主动用儿童手表扫一扫,查找一下。她们开始关注到花朵有单瓣的,重瓣的,还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香气。

孩子们注意到奔跑的小松鼠,还有呆萌的小鹿以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一切都让我想到了姐姐即将要学的一篇课文的内容: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读不完的大书》三年级上册 语文课本)

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否会为孩子的未来学习储备一些记忆呢?

在研学过程中,孩子会更加有意识地去观察周围的环境,问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这些看得到,听到的,嗅得到的记忆将会陪伴孩子们开始新的知识之旅。

回来后的反思:

认真准备,佛系出游

朋友说,她带儿子旅游一周后回来整整躺了一天。当我带孩子们旅游归来,也深有同感。

最近新闻里也在说吴京谢楠带娃旅游也扛不住,“吴京打采”了。是的,带孩子累,带孩子旅游更累,带孩子亲子研学累上加累。

说实话,这个研学手册也的确花了老母亲不少时间做功课,孩子也算没辜负老母亲的热情完成了这份手册,她们说这种形式还算不错的。

我觉得以后还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优化版本

从妈妈布置研学任务到亲子共同探索研学任务,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学习,在题目上设计更加多元一些;

也可利用人工智能资源让孩子查找出游地信息,在当地还可以根据情况修订出行计划;

当然晚上如果有精力还可以绘制一些出游海报,写一些旅游日记,如果实在太累也可以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记录出游过程。

返程之后,也要把所有的材料整理一下,可以做一次家庭出游小汇报,为整个研学过程画上圆满句号。

当然,还有个出游小贴士。那就是家长们要调整预期。虽然精心设计了规划,制定了研学手册,但真正出游时还是要佛系。

带孩子本来就累人,旅游奔波,四处人从众,高温之下自然是累上加累。如果我们有过高的预期,就更容易感觉累,旅游不值得。还不如降低预期,认真准备,佛系出游。

既然是带孩子出门,就多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放慢节奏,不追求打卡多少网红景点,不追求孩子学多少,掌握多少,重要的还是参与的过程。

和疲惫的家长不同,与大多数神兽类似,我们家孩子旅游回来的反馈是:“妈妈,下一次咱们去哪儿?”

还没等我把行李箱的物品收拾好,两个娃已经开始在地图上找新的旅行目的地了。这次研学归来,孩子们的性格好像更外向了一些,敢于体验尝试不同的事物了。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你必须超脱常规,结识新人,探索新观念,尝试陌生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自我成长所包括的风险,就是进入陌生领域和未知地带,在那里,语言不通,习惯不同,而你必须依靠自身。

不过我最喜欢一个好友的观点:“带娃旅行也是希望孩子能够自立,为了将来能够得体地退出。”

亲子研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时储备了美好和快乐,应对了风险和变化,这些都是日后他们独立面对未来挑战的动力。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